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,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識,這是每一個人的需要。

 

我們整個人生的結構就是被教成:

除非我們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,否則我們是沒沒無聞的,我們是沒有價值的。

我們的工作並不重要,那個承認才重要,這種觀念把整個事情都倒轉過來了。

 工作應該是重要的,它本身就應該是一種喜悅。

人們應該工作,不是為了要被承認,而是因為我們享受成為具有創造性的,

我喜愛工作是因為它本身的緣故。我愛我的工作,所以我才做它。

 

不必要求別人的承認,如果承認來臨,你就接受它,

如果它沒有來臨,那麼我就不要去想它,我的滿足應該是在工作本身。

 

如果每一個人都學會了這個簡單的藝術——喜愛他的工作,

不論它是什麼,你都去享受它,而不要要求任何承認,

那麼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更美好、更喜樂的社會,否則世界已經使你陷入一個痛苦的模式。

你之所以認為你所做的事很好,並不是因為你喜愛它,或是因為你將它做得很好,

而是因為世界承認它、獎賞它、給你金牌或給你諾貝爾獎。

 

 他們已經帶走了整個創造的內在價值,因而摧毀了成千上億的人,

因為你無法給成千上億的人諾貝爾獎,而你卻在每一個人裏面創造出被承認的欲望,

所以沒有一個人能夠很平和、很寧靜地工作,沒有一個人能夠享受任何他正在做的。

 

人生是由一些小事情所組成的,對於那些小事情並沒有獎賞,

也沒有政府所給的頭銜,也沒有大學所給的榮譽學位。

 

任何具有他個人自己感覺的人都會根據他自己的愛來生活,根據他自己的工作來生活,

而根本不會去介意別人怎麼想。

 

快樂並不在於你完成了某件事,快樂在於你欲求它,你用你全部的強度在欲求它,

所以當你在做它的時候,你就忘掉了其他每一件事,你就忘掉了整個世界,

它變成你整個人的焦點。

 

 這樣做就會有你的喜樂和你的報酬——

那個喜樂和報酬不在於完成,也不在於什麼東西要永恆。

在這個存在改變的流動裏,我們必須在每一個片刻都找到它自己的報酬,

不論我們在做什麼,我們都必須全力以赴,而不是只用一半的心,

我們必須毫無保留,將整個人的存在都投入那個行為。

 

 那就是我們的喜樂之所在。

我為什麼要擔心別人的肯定呢?唯有當我不愛我自己的工作,

那麼擔心別人的肯定才具有意義,因為如此一來,它似乎可以成為一個代替品。

 

 我必須工作,而我不喜歡它,但是我卻又得去做它,

因為這樣做你就可以得到別人的肯定,你就可以被賞識、被接受。

 

不要去考慮肯定,倒是要深入考慮你的工作。

 

我喜愛它嗎?然後就會有結論。如果我不喜愛它,那麼我就改變它。

 

父母親和老師們都一直堅持說你必須受到肯定,你必須被接受,

 

這是要使人們納入控制一個非常狡猾的策略。

 

要學習一件基本的事:

做任何你想要做的、你喜歡做的,永遠不要要求肯定,

那是一種乞求,

為什麼一個人要要求別人的肯定?

為什麼一個人要要求別人的接受?

 

往你自己的深處看,或許你並不喜歡你正在做的,

或許你害怕你走在錯誤的路上,

別人的接受將會幫助你覺得你是對的,

別人的肯定將會使你感覺你是走向正確的目標。

 

問題在於你自己內在的感覺,它跟外在世界無關。

為什麼要依靠別人呢?——所有這些事情都依靠別人,

你本身已經變成具有依賴性的。

 

當你能夠免於這個依賴,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個人——成為一個個人,

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在完全的自由當中,從你自己的泉源得到滋養,

這樣做才能夠使你真正歸於中心、真正根植於存在,那就是你最終開花的起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莊 璽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